第一节  套期保值概述一、期货价格构成要素商品生产成本期货交易成本—佣金和交易手续费、资金成本期货商品流通费用—商品运杂费、商品保管费预期利润—社会平均投资利润、期货交易风险利润二、正向市场与反向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或近期合约价格低于远期合约价格,称为正向市场;在特殊情况下,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或近期合约价格高于远期合约价格,称为反向市场。
三、套期保值的概念        传统的套期保值是指生产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现货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四、套期保值的作用套期保值者(Hedger)主要是生产商、加工商、库存商、贸易商和金融机构。原始动机是消除现货交易的风险,取得正常的生产经营利润。作用:第一、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二、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原始力量,是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五、套期保值的原理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一致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六、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则商品种类相同原则商品数量相等原则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交易方向相反原则第二节 套期保值的应用一、买入套期保值为防止未来现货价格上涨,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上持有多头头寸。也叫多头套期保值。(一)使用对象及范围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
2、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应合同,将来交货,但尚未购进货源,担心日后该货物价格上涨。[例]3、当前价格合适,但缺乏资金,或仓储能力不足,或一时找不到符合规格的商品,担心日后价格上涨。
(二)买入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例1]广东某一铝型材厂的主要原材料是铝锭,1994年3月铝锭的现货价为13000元/吨,该厂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认为两个月后铝锭的市场价格将会上涨,为回避两个月后购入600吨铝锭的价格风险,该厂决定进行套期保值。3月初以13200元/吨的价格买入600吨5月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到5月初该厂在现货市场买铝锭时价格以上涨至15000元/吨,而此时期货价格也已上涨到15200元/吨,见表6-1表6-1                        买入套期保值实例   假如5月初铝锭的价格不长反而下跌500元/吨,情况如下: 表6—2                     买入套期保值实例    (三)买入套期保值的利弊分析1、买入套期保值能够回避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2、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3、对需要库存的商品来说,节省了一些仓储费、保险费和损耗费。4、能够促使现货合同顺利签订套期保值在回避价格不利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价格有利时的获利机会,同时还要支付交易成本。二、卖出套期保值为防止未来现货价格下跌给将要出售的产品造成风险,而事先在期货市场以当前价格抛出期货合约,从而达到保值的目的。也叫空头保值。(一)适用对象与范围1、直接生产商品期货实物的厂家、农场、工厂等手头有库存商品尚未销售或即将生产、收获某种商品期货实物,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
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尚未出售,或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一商品合同但尚未转售出去,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3、加工制造商担心库存原材料价格下跌。(二)卖出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例2]东北某一农垦公司主要种植大豆,1996年9月初因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对大豆的需求大增,同时9月初因大豆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需求旺季而导致了现货价格一直在3300元/吨左右的价格水平上波动,此时1997年1月份到期的期货合约的价格也在3400元/吨的价位上徘徊。该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认为由于1996年底和1997年初的大豆价格过高,会导致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同时由于大豆主产区天气状况良好,下年度大豆产量将会剧增,价格将会下跌,遂决定为尚未收获的大豆保值:  该公司预计大豆产量50000吨。1996年9月初在大连交易所卖出50000吨1997年1月份到期交割的大豆合约,价格为3400元/吨。到了1996年底1997年初,大豆价格果然下跌,该公司平均现货价只能达到2700元/吨,但97年1月交割的大豆合约也下跌到2800元/吨,期现货均下跌600元/吨。操作结果见表6--3表6—3                   卖出套期保值实例         如果97年初上涨,期现货均上涨200元/吨,则结果如下:表6—4                卖出套期保值实例
(三)卖出套期保值的利弊分析利:1、能够回避未来价格下跌的风险2、经营企业按目标价格实现销售收入3、有利于现货合约的签订。弊:放弃了获得价格有利时的获利机会,及额外的交易费用第三节   基差与套期保值一、基差的概念1、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的价格差。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一般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期货价格应指距现货月份最近的期货合约价格。
2、基差的内容基差包含两个市场间的交运输成本及持有成本。交运成本反映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空间因素,是同一时间内两个不同地点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持有成本即持有或储存某一商品的成本,包括储藏费用、利息与保险费用。随时间变动而变动,时间越长持有成本越高。二、影响基差的因素基差的变化受制于持仓费,但并不完全等于持仓费。导致基差变化的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供求关系。1、影响农产品基差的因素:替代商品的供求情况及相应的价格地区间供给与需求的情况运输情况与运输价格产品质量对未来的预期  2、影响金融工具基差的因素距交割时间的长短持有成本的变动政府货币政策的变动可供交割的合约标的物的供求情况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三、基差的表现形式1、正向市场。基差为负,各月份合约的价格差距以持有成本为基础。理论上,负的基差有一上限,若基差绝对值超过持有成本,将引发套利行为,从而纠正其不合理的价差。2、反向市场。基差为正值,市场短缺,持有成本为负,近期价格高于远期价格。价差没有一定的上限,看短缺程度。四、基差的作用基差是套期保值成功与否的基础,影响套期保值效果;基差是发现价格的标尺—远期现货价=相对期货价+/-基差基差对期现套利交易很重要—特殊情况下产生期现货间的套利机会
五、基差变化对套期保值的影响
(一)基差不变与套期保值效果基差不变时,使期、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一致,盈亏相抵。不计手续费和利息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二)基差缩小与套期保值效果1、基差缩小与卖出套期保值(正向市场)[例5]3月1日,小麦的现货价为1400元/吨,某经销商对这个价格比较满意,买入现货1000吨。为避免可能的下跌,在郑州商品交易所进行保值。此时,小麦5月合约价格为1440元/吨,基差40元/吨,遂卖出100手5月小麦合约。4月1日以现货价1370元,期货价1400元同时了结期、现货合约,基差缩小到30元/吨。交易结果见表6—7。?表6—7      基差缩小与卖出套期保值(正向市场)  2、基差缩小与买入套期保值[例6]7月1日,铝的现货价为15800元/吨,某加工商卖出库存100吨现货铝。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上升的可能,决定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补进期铝。此时,9月铝合约价格为每吨15400元,遂买入20手合约。8月1日,该加工商以每吨16000元的价格买回100吨现货铝,同时在期货市场以每吨15700元的价格对冲7月1日建立的多头头寸,基差缩小到300元/吨。结果如下,见表6—8。 ?表6—8     基差缩小与买入套期保值(反向市场)   (三)基差变大与套期保值效果1、基差变大与卖出套期保值(正向市场)[例7]7月1日,大豆现货价每吨2310元/吨,某经销商买入100吨现货大豆。为避免价格下跌,在DCE以2340元/吨价格抛出10手9月合约,持仓费用为20元/吨,7-9月共60元/吨,基差小于持仓费。8月1日,现货大豆以2280元/吨价格卖出,同时以2320元/吨价格对冲期货头寸。交易结果见表6—9。?表6—9     基差变大与卖出套期保值实例(正向市场)  2、基差扩大与买入套期保值[例8]7月1日,大豆现货价格为每吨2040元,某现货商希望以此价格在三个月后买进100吨大豆现货。为避免价格上升,决定按照当时2010元/吨价格买入10手9月大豆合约。9月1日,他在现货市场以每吨2080元的价格购入现货大豆,同时以2040元/吨的价格卖出10手9月大豆合约,对冲7月建立的多头头寸。交易情况如表6—10。?表6—10     基差扩大与买入套期保值实例(反向市场) 表6—11          基差变化与套期保值的效果 第四节  基差交易和套期保值交易的发展一、基差交易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或减去双方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价格的交易方式。根据确定具体时点的实际交易价格的权利归属划分,基差交易分为买方叫价交易和卖方叫价交易,如果确定交易时间的权利属于买方称为买方叫价交易,属于卖方则称为卖方叫价交易。[例9] 表6—12      进口商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盈亏情况  二、套期保值交易的发展第一、保值者不再单纯地进行简单的自动保值,而是主动分析机会选择策略;第二、保值过程中进行多次获利性操作;第三、将期货保值视为风险管理工具,锁定价格,控制成本;第四、将保值活动视为融资管理工具;第五、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